孔明(诸葛亮)是中国历史上集智慧,机敏与忠诚于一身的传奇人物,他曾给他儿子留下了这样的一封信。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;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;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 怠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冶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岁去, 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。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0 Comments
纯真和无善无邪,这是我们出世时的本性。
好善恶恶是因为我们(大多数人)都习惯这么做。 颠倒黑白是我们被坏习惯影响的结果,这让我们持续走下坡路。 通过修行我们可以改邪归正,这帮助我们持续进步。 退步或进步,你自己心里清楚:不要试图蒙骗自己。要努力! 中国哲学家墨子看到染绸的场景而悟到了下面的道理:
丝绸碰到绿色染料变绿,碰到黄色染料变黄。丝绸的颜色随着染料而变。染五次丝绸的颜色就变五次,所以染料需要小心使用。 类似的,人也会互相这样染色,近朱者赤近墨者黑。名声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接触的人。 一位睿智的老官员对新任的官员说:“官为民服务,而不是民必须为官服务。 人们缴税是为了支付官员的薪水,以便官员能为百姓执法公证。不幸的是,如今我们很伤感地看到官员收取薪水却迟延公务,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从人民身上偷盗。
子产是一位著名的学者。他成为中国郑国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卿。他是一位非常仁慈的领袖。
子产病重的时候,他叫来子太叔说:“我死后,你必定会执掌国政。您应该知道,有德行的人必须用仁慈与和谐来激起人民的尊重,而普通人必须要让百姓敬畏与严厉来统治国家。 这就像火。因为热,它会让人产生恐惧,这就是为什么很少有人死于火。然而,水是凉的,它让人低估它的危险,因此更多人会溺亡。总而言之,又要仁慈而又要创造和谐并不容易。” 在齐国,有一位朝廷大臣。他被封赏了土地、钱财和官衔,非常的富裕。当齐王遇险时,他拒绝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齐王。
有一天,他遇到一个老熟人,这位老熟人惊讶地看着他说,“我以为你死了! 他平静地答道:“不,正如你所看到的,我还活着。 我是齐王的臣民,因为这是有益的。 和他一起死没有好处,所以我拒绝和他一起死。” 他的老熟人说:“如果那样的话,你怎么可以面对你的祖先?” 他立即反驳说:“所以,你真的相信死后会见到祖先吗? 古人说:
人犯下无量罪业是由于 “只见自我”这种病。因此,他日夜谋划想变得更富有,爬上社会阶梯,增强自己的安全网,沉迷于享乐,确保自己的生存,延长自己的寿命,而又不在乎别人是否穷苦贫困, 经历危险和困难,悲惨地失败或丧生。 换句话说,他不在乎其他生命,也不尊重道德和礼节。 因此,他可能有人身,但他并不比动物好到哪里去。 |
Archives
April 2021
Categories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