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齐国,有一位朝廷大臣。他被封赏了土地、钱财和官衔,非常的富裕。当齐王遇险时,他拒绝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齐王。 有一天,他遇到一个老熟人,这位老熟人惊讶地看着他说,“我以为你死了! 他平静地答道:“不,正如你所看到的,我还活着。 我是齐王的臣民,因为这是有益的。 和他一起死没有好处,所以我拒绝和他一起死。” 他的老熟人说:“如果那样的话,你怎么可以面对你的祖先?” 他立即反驳说:“所以,你真的相信死后会见到祖先吗? 在古代,如果有人从君主那里得到恩宠,却又不愿意为君主而死,那就是极大的不忠。
在现代,这种思维逻辑被认为是过时的。 我们认为人际关系是互惠互利的:你给我些东西,然后我才回报。 哪一个是合理的呢? 这取决于你从哪方面看这个问题。 如果你自己担任法官,那么如不忠的官员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,因为“自我”不愿蒙受损失。 就我个人而言,在我遇到我老师宣化上人之前,是凄惨而邪恶的。 他接受了我并教我如何修行。 因为修行,我彻底改变了自己,成为与之前的我相反的一个人。 因此,我的生命属于我的先师。 所以,我并不把它看成是忠诚,但我会把余生致力于帮助继续我师父的工作,来报答他的善行,对我来说,这是偿还你的债务。
1 Comment
|
Archives
October 2021
Categories |